设计要求
(1)结合我国《声环境质量标准》(GB3096-2008),设计一生态声屏障;
(2)完成噪声敏感建筑物有关参数和使用标准的确定;根据降噪量设计声屏障尺寸、选择声屏障类型、确定声屏障结构及材料;确定两座建筑物及声屏障之间的相对位置;声屏障的设计除了达到预期的降噪指标外,还应符合景观、结构、造价和养护等方面的要求。
声屏障施工注意事项
并取得了明显的作用。鹿角结构将噪音下降了约35分贝,如图28所示。但是,一些研讨标明,当表面掩盖吸声资料时,其他形状的**部结构的附加刺进丢失更多地是因为吸声资料引起的。NG资料与Y形、鹿角形隔音围挡比较,降噪声还影响人的整个器官,造成消化不良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,致使发病率增高。近年来又发现噪声对心血管系统有明显影响,长期在高噪声车间工作的工人中有、心动过速、心律不齐和心血管等症状的可能性,要比无噪声时高2-4倍。噪声对视觉器官也会造成不良影响。据调查,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常有眼痛、视力减退、眼花等症状。噪作用不明显,与T形结构比较,鹿角形**部结构更为凌乱。
噪声不仅影响人们正常工作,妨碍睡眠和干扰谈话,而且还能诱发多种疾病。噪声作用于人的**神经系统使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,导致条件反射异常,会引起头晕脑胀、反应迟钝、注意力分散、记忆力减退,是造成各种意外事故的根源
1.3.3 噪声控制技术
声学系统的主要环节是声源、传播途径、接受者。因此,控制噪声必须从这三方面系统综合考虑,采取合理措施,消除噪声影响。
1、噪声源治理:改进机械设备结构,应用新材料、新工艺来降噪。改进生产工艺和,或者改变噪音源的运动方式(如用阻尼、隔振等措施降低固体发声体的振动)。
2、在噪声传播途径上降噪:如采用吸声技术、隔声技术、消声技术、阻尼技术等。 利用地形和声源的指向性降低噪声。利用绿化降低噪声。利用闹静分开的方法降低噪声。
3、接受者保护:在声源和传播途径上无法采取措施,或采取的声学措施仍不能达到预期效果时,就需要接受者进行个体防护的措施。常用的防声器具有耳塞 、耳罩、防声棉或头盔等,它们主要是利用隔声原理来阻挡噪声传入人耳